母親當著孩子的面這樣說話,自然會在幼小心靈種下“自己是膽小鬼”的想法。這種想法始終伴隨著他一起長大,盡管有時他想在旁人面前表現大方自在一點,但由于膽小意識的作祟,使得他永遠表現不出孩子特有的天真活潑氣質。
知道精神意識作用的人,大概都了解:一個人若老是將自己“膽小鬼”的毛病掛在嘴邊或放在心上,情況將變得愈加嚴重,甚至可能造成一生畏懼“膽小”而放棄許多享受歡樂的機會。
許多人一輩子缺乏安全感,這種毛病往往并不是長大之后才有的,而應歸咎于根本不懂得幼兒心理的父母。一生都躲在人群背后生活的人,絕大部分在幼兒時期,那種躲在人后的意識便已深植心底了。孩提時期深藏在心中的無力感,造成了往后畏縮的個性,當然對于自己的一切也缺乏了自信心。
“沒有人在旁邊照顧是不行的,他會弄壞東西的,連玩具怎么玩都不會……”一直被人責罵笨、無能而從未被褒獎贊美過的孩子,長大以后就變成了一個“我甚至連簡單工作都不會做”的喪失信心的人。這個人之所以會如此對自己缺乏信心,就是因為在最易敏感的孩童時期就被大人責罵“連玩具怎么玩都不會”所導致的。
你認為你的身價有多少,你就有多少。如果你的父母具有賢明智慧,那么早已將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所需具有的素質及自信灌輸在你的腦海里,使你在幼小時就每天充滿著“將來我一定要做個成功的實業家”的自信,并不斷地鞭策自己。在你茁壯成長之后,只要將這種堅強的自信表現在工作上,相信夢想必有實現之日,且為時不遠。
為什么我們不厭其煩地強調思考與自信的重要性呢?想必現在各位一定能了解了。
若在此之前你的想法塑造了現在的你,不論將來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物,身價要有多高,只需改變一下有關自身的思考方法,你一定能如愿以償。
自我推薦的方法
想一想美國一種非常流行的飲料——可口可樂,每天,你的眼睛與耳朵都填滿了各種各樣有關“可樂”的積極信息,那些制造可口可樂的人不斷地向你灌輸“可樂”的好處。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很有可能你會對可樂漸漸冷淡起來,其銷量也就會下降。很顯然,可樂公司并不準備打算讓這種情況發生,因此他們不斷地向你推銷可樂。
每天,我們都能發現,許多人不再努力了,究其原因是他們缺乏自尊。他們小看自己,總覺得自己很渺小,什么也不行。因為他們這樣想,所以他們真的變成了他們思想中的那種人。
這些失去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