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課:其他
第一節:簡介-怪獸出沒
今天,只有一種人類物種生存在這個星球上——那就是晚期智人。相比單一的黑猩猩群體,全世界人類的遺傳差異性更小一些。對線粒體DNA的抽樣調查(僅通過母親一方傳承)表明現存人類的母親祖先可以追溯到生活在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婦女身上。此外,到了約65000年前,人類社會的物種減少到只有幾千種了——這大概要歸咎于蘇門答臘島的巨型火山噴發了。
然而,在遠古時期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類人物種,一些人認為這些殘留下來的物種可能仍然以薩斯科奇人(Sasquatch,“大腳”)和雪人(Yeti,“喜馬拉雅山雪人”)的形式存活著。實際上,樹人(woodwoses)或者“長滿毛發的野人”在中世紀的藝術中頻繁出現。當遇到這些生物以及任何巨大的類人(“像人一樣的”)猿時,它們便會非常適合激發一些有關怪異的例如食人妖和食人魔等等類人的生物的故事靈感。
樹人
但是,即使是在我們自己的人類物種成員之中也存在著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想更大范圍的物理形態?!靶∪恕蓖ǔ>椭挥袃扇⒊吒?,然而高大的人可能超過8英尺,像塔一樣的巨人(可以成為出色的籃球運動員?。?。在古時候(甚至是現在),如果人數足夠多的話,這樣的人群通常會成立一個他們自己的社區團體。然后就會存在一些非比尋常、與眾不同的人類——他們一生下來就會多出或者缺少幾只胳膊,手指和眼睛;又或者兩個人融合成一個身體,就像“暹羅雙胎”一樣。有些人的皮膚上長滿了鱗片、毛發或者類似于蟾蜍身上的瘤。其他的可能長出蹄形的腳、尾巴或者犄角。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是非常可怕的怪物(monstrous,來源于拉丁語中的Monstrum,意為“天賜的厄運前兆”)。當今社會將這類人看作是醫學上的異?,F象和基因突變。但是,在古代,他們便是傳說的素材,衍生出很多神話故事中的“妖魔鬼怪”。這些故事在最后會將他們進化的遠遠地脫離了現實,只有在神話中才會出現……
第二節:半羊人,半獸人,以及半馬人
古希臘、羅馬以及其他國家的繪畫和故事經常會將人描繪成有尾巴的生物。有時候,他們還會被賦予毛發粗濃雜亂的雙腿、蹄形的雙足、動物的耳朵,甚至還有犄角。這些都被稱為半獸人、半羊人或者半馬人。半獸人薩梯(在羅馬被稱為半羊人)的樣子是一半是人一半是羊;半馬人一半是人一半是馬。 他們都是與田間樹林有關聯的鄉村生物,經常會和寧芙一起嬉戲玩耍。在現代的希臘和克里特島,他們被統稱為卡里坎扎里(callicantzari),經常在圣誕節之后十二天里盛裝打扮的啞劇表演者扮演。很多人都將它們純粹地看作是想象中的生物,但是我所知道的有關他們的內容更多……
很多年以前,在1981年的夏天,牽牛花和我以及一只活著的獨角獸(貝迪維爾)一起居住在肖托夸村(Chautauqua)——當時我們和一整群來自俄勒岡鄉村馬戲團(Oregon Country Faire)的了不起的表演者在太平洋西北海岸周圍巡演。我們留宿的地方是一個大型的嬉皮公社(hippie commune),位于華盛頓州北面的某個位置。我們在一個擁有彩色玻璃窗的巨大谷倉中舉辦了筵席和派對。那大約是七月中旬的樣子,那天晚上出現了月全食。那天晚上,在銀色的月光中,一個女人和她的女兒從谷倉外向我們走來。這位母親說:“你們擁有一只魔法生物。我的女兒也是一名魔法生物,她想要你們知道……”這時,這個小女孩兒轉過身來,害羞地將她的裙子后部提起來展示給我們看。她有著一條長長的漂亮尾巴——不是猴子那樣的尾巴,而是更像一根馬尾,尾巴上是一層絲般柔滑的金色毛發,長長地鬃毛下垂到膝蓋位置。我常常在想在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而且非常希望還能再次見到她……
第三節:巨人,食人魔和巨魔
從前世上存在著很多巨人……
——《創世紀》6:3
在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中,巨人族的故事都被人們像討論類人動物一樣津津樂道。它們高大強壯,而且傳說是他們創造并且重組了地球的風景地貌。島嶼是他們扔下的鵝卵石形成的,湖泊是他們留下的腳印。巨大的建筑物,例如巨石陣(被,稱為“巨人之舞”)、大量古老的斷壁殘垣、非比尋常的地質巖層構造(例如位于愛爾蘭的巨人堤道),這些都被認為是巨人所創造的。神話故事中講到所有古老的巨人種族是怎樣被諸神和英雄消滅的。
圣經中提到巨人種族拿非利人(Nephilim)和利乏音人(Rephaim)曾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渡昝洝罚╗Deuter-onomy])3:11中記載巴姍(Bashan)地區(古代巴勒斯坦富饒地區)國王歐格(Og)的床長達14英尺,寬至6英尺。依據圣經的記載,最有名的巨人是非利士族中的佼佼者歌利亞(Goliath),最終被大衛所殺。在19世紀50年代末幼發拉底河谷土耳其段道路施工期間,在大量發掘的墳墓中就發現了巨人族的骨頭。
食人魔不僅身材高大,還面相丑惡,長有角、獠牙、毒牙,身著奇裝異服,這些衣服都是由動物的皮毛、樹枝、樹葉,以及其它自然材料做成。它們常常隨身攜帶大量武器——棍棒、長矛、叉子、網罩,以及籃子,這些工具都會被用于捕捉并且攜帶動物和人以供食用。
卡里坎扎里(Callicantzari)
19世紀版本的《天方夜譚》中辛巴達在歷險途中所遭遇的巨大食人魔。
巨魔常常被認為是沒有感情的,他們是用有生命的石頭制作而成,一旦被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它們就會凝固成巖石形態。特例·普拉切特在他的“碟形世界”中,為這種硅基生命形式巧妙地想塑造了一個完整的“自然歷史”,包括預先提出它們大腦的運作就像電腦硅芯片一樣,溫度越是低,工作效率就會越高,因此,在一天中最為炎熱的時候效率自然就會低一些。這也許就解釋了它們為什么生活在高寒冰凍的山上,因為在那里它們的大腦變得像超級控制器一樣!只有當它們來到了溫暖的低地才會稍微遲鈍些。
希伯來傳說中的假人(Golem)也擁有一種巨大的巨魔式形象,他們的身體由泥巴造就,前額上的希伯來文字emeth(“真”)使其魔法般地變得栩栩如生。傳說他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由大拉比洛伊烏(Rabbi Judah Loew)(1520—1609年)根據卡巴拉神秘學總所給出的公式在1550年創造而成的。創造假人是為了服務并且保護住在布拉格猶太區的猶太人,但它太強大了,毀壞性強,亂砍亂殺,最后不得不將他拆除。拆除時只需將他額頭上的單詞emeth的第一個字母抹去成為meth(“他死了”) 就好了。
所有神話傳說中的巨魔都會被描寫得相當愚蠢,聰明的英雄輕而易舉地就可以使用計謀將他們蒙騙。有時,他們很友好,很熱心,但大多數時候都會被看作是非常邪惡和危險的——甚至會捕食人類。一些人認為這些巨人、巨魔,以及食人魔的故事可能根據近來與最后的尼安德塔人的相遇而編造的,尼安德塔人就曾居住在那些流傳下來的神話中所提到的國家之中。比我們克魯馬奴人(cro-magno)祖先更巨大,數量更多,尼安德塔人給我們遺留下了紅發基因。也許他們也留給我們一些遺傳記憶,這些記憶被永遠地保存了神話和夢境之中,在這些地方,他們所失去的種族已經變得更大,更讓人覺得恐懼。另外一些巨魔傳說的根據來源于史前動物的殘骸——特別是長毛象,它的骨頭和人類的非常相似。它們的頭骨特別像巨大的類人頭顱,在前額的中間只有唯一的一個眼睛孔(請參考《別卷》)。這些石化狀態的骨頭支撐了巨人是由石頭構成的這一觀點,正如洞穴巨人(Troll)一樣。奇特的巖石層也常常被看作是在接受了黎明的陽光照射后被石化了的洞穴巨人。
然而,一些人類可以長到非常巨大的尺寸。據我所知,史書所記載的最大的巨人名為甘巴拉斯(Gabbaras),身長9英尺9英寸!蒲林尼記錄了他曾被克勞迪亞斯·凱撒(公元41—54年)從阿拉伯半島帶到羅馬。羅馬皇帝馬克西姆斯(Maximus)(“最大的”)(公元385—388年)身長超過8英尺,體型肥大。他妻子的手鐲他只能當戒指帶。18世紀的巨人查爾斯·拜恩(Charles Byne)身長7英尺7英寸,死于1940年的伊利諾斯州羅伯特·瓦德勞(Robert Wadlow)身長接近9英尺。而中國籃球明星姚明才7英尺4英寸。
苜蓿巨人(Lucerne Giant)
第四節:矮人,侏儒和矮妖
我不是非常清楚為什么矮人會被列入神話人物的行列——就像巫師一樣。矮人是非常真實的——我自己知道一些,從電影里看到一些。他們身長從2.5英尺至4英尺不等。據說老矮人是以大群體方式聚居,擅長礦工、工匠和手工制作——這些對于這樣的小人兒來說是很適合的工作。
考古學和人類學的研究已能證明矮人的猜想是事實并非憑空想象。西歐大陸上的第一批人類就是身材矮小,皮膚黝黑,害羞,居住茂密的森林里的人群,他們遍布了英國,法國西部城市布列塔尼以及德國……這些地區儲藏有豐富的資源,所以他們擅長采礦,冶金。
——桑迪·舒爾曼(Sandy Shulman)([矮人],第737頁)
西西里島的侏儒象
傳說中矮人在地下有一個富麗堂皇大廳和王國,在幾代王宮貴族的領導下被管理得井井有條。他們跟我們普通人比起來都壽命都很長,并且天生便具有特別技能和智慧。在冶鍛場,他們能夠鍛造出極好的魔法工具、武器、盔甲以及首飾,這些東西都深受天神和英雄們的喜歡。這種屬于矮人們的機密的智慧讓他們能夠預見未來,變得隱形,以及呈現出其它形式的面貌。
6世紀的宮廷矮人
矮人們是出了名的愛好黃金和珍貴的金屬,而且還以總在群山之中搜集偉大的寶藏而著稱。只要你對他們友善禮貌,他們便會慷慨地回報于你。一直到18世紀,很多矮人還在歐洲的皇宮之中從事一些備受喜愛和信任的工作,通常會在貴族家里擔任孩子們家教和玩伴。
侏儒一直被認為是矮人種族的一個分支。他們是采石場和礦場的守衛者,也是地下所有珍貴礦藏的守護神。
矮妖是愛爾蘭地區比較出名的“小人”。身高不足兩英尺,穿著短小整潔的衣服,常常藏匿著大把大把的珠寶。
第五節:仙靈,小精靈,和地精
仙靈
——伊恩·“潛伏熊”·安德森
小仙靈存在于我們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世界變得生機勃勃,驅使著原子激情地舞蹈,以及各種方式的生命進化。進化的過程要比一連串古怪的事件要多得多。大的仙靈激勵著森林、海洋、氣候、地球及所有星體的集體智慧。盡管這些生命與物質實體有著絲絲聯系,但是他們并沒有像我們大多數的現代人一樣以自我為中心。如果我們敢于這樣做,我們可以變得與他們更為相似,與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最初能量更加協調,人與人之間更少隔閡,不再獨處于自己的狹小空間之中。
自然精靈總是與地域,大自然的力量,或者物種之間有一定的聯系。精靈(Faeries),樹妖(Dryads),寧芙(Nymphs),北美神靈(Manitou),神道教的神(Kami),提婆(Devas),以及動物圖騰都是這種現象的范例。他們中有很多會接受人們提供的食物,飲料或者一些小玩意。他們也是最易接觸到的神,許多人自發地對他們產生敬仰,尤其是生活在山野地區或者社會邊緣的人。必須以尊敬且謹慎的態度對待仙靈。他們的道德觀與我們不同,他們也許根本不會關心我們的生活。他們擁有著地球和宇宙最古老,最原始的意識,不容小覷。
仙子
有各種各樣數不清的存在被稱為“仙子”(或者精靈),他們在全世界都家喻戶曉。他們非常微小,但是精美絕倫——常常撲閃著類似于昆蟲的翅膀偏偏起舞,尤其是蛾子和蝴蝶。然而有時候,他們又會表現得像一點閃耀的亮光。有很多的關于仙子知識的書籍中都會有很多描繪他們的非常精美的插畫。特別是布朗·費勞德(Brain Froud),他創作了幾部有關仙子的美術書以及一系列有關仙子的神諭卡片。但是我最喜歡的關于仙子的書是《仙子召喚》([Faery Call]),由格雷理事會成員凱特琳·布林所著。
仙子,或者“精靈”(或者Fay或者Fey)這個名字已經成為涵蓋自然界各種各樣靈魂的總稱,包括侏儒,小妖精,地精,寧芙,鬼仆,薇拉,元素精靈——甚至老一代的天神,生活在地面上的天使,以及死者的鬼魂。有一些是活著或者死去的動植物的靈魂。這個單詞來源于拉丁文中的Fatum(“命運”),指的是命運女神,以及波斯的帕里(Pari)或者佩里(Peri)——一位性感,神圣的女神。仙子,就像他們的魔法國度一樣,存在于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之間,而且是這些世界的一部分。和其他的精靈不一樣,他們能夠直接與物質世界互動,他們是出了名的藏匿物品的能手,他們還會將東西搞得到處都是,制造混亂,但是他們還以讓花園枝繁葉茂,甚至(如果他們想要幫助別人的話)會做一些家務活而聞名。他們經常被看見(尤其是被孩子們,貓,以及狗),他們的外表會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就像某種魔法一樣從我們的眼角一閃而過。
精靈被分成不同的類別。自然精靈是根據四大元素劃分的:氣(氣精,佩里斯,由翅膀的仙子);火(火蜥蜴,噴火龍,鬼仆);水(水精,尼克西斯[Nixies],女妖);土(侏儒,做家務的小精靈,棕仙[Brownies])。其它的主要的分支分別是漂亮,友好,慷慨的善良妖精(Seelie Court),以及面相丑陋,心懷怨恨的邪惡妖精(Unseelie Court)——例如樹精斯普瑞格斯(spriggans),博格特(boggarts), 以及女巫(hags)。同樣地,在挪威的傳說中,美麗的白色精靈住在艾爾夫海姆,這些精靈都是是非常仁慈的;而丑陋的黑色精靈住在瓦特阿爾海姆,他們會滋生疾病和造成傷害。
直接提及某位精靈或是叫出精靈的名字被認為是很不禮貌的。在他們所熟知的那片土地上,他們被稱為“小仙子”,“美麗的仙子”,“小紳士”,“好鄰居”,“小人兒”、“小仙人”,或“小不點”。
小精靈,棕仙以及地精
菲爾伯克族,傳說他們是第四批定居在愛爾蘭的居民,是一個有黝黑皮膚的侏儒種族。羅馬人叫他們皮克特人,因為他們身上紋有精致的圖案紋身,皮克特人便依靠那些紋身裝飾他們自己的身體。從Picts(皮克特人)這個單詞中我們衍生出了pixies(小妖精)這個名字。其他微小的人類種族被證實來自各個大陸,有的甚至來自于像夏威夷群島那樣遙遠的地方,在那里他們被稱為小胡尼(mini—huni)(“小人兒”)。所有這些精靈,只有非洲剛果熱帶雨林的俾格米人(Pygmies)才完好無損地存活了下來。他們普通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為4英尺8英寸,直到希臘詩人荷馬在8世紀創作了一首關于他們的詩歌之后,他們才被西方世界知道。
古代作家很少將矮人、俾格米人、侏儒、小精靈區分開來,也許都是因為所有的這些生物都起源于同一個古老的小人種族。現代作家幾乎都照慣例將他們統歸為精靈一族。然而,雖然他們可能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但是有關這些物種的神話故事確實有著一定的差異。
那些打制石器的皮克特人被制造鐵器的“大人兒”不斷的入侵并再三征服,數量大大的減少,這些“大人”包括:巨人族、愛爾蘭人、羅馬人、盎格魯—薩克遜人以及諾曼人。文藝復興時期以前,他們都只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神話。從現在的精神形態上看,他們以小妖精, 馬形妖怪(pookas),以及棕仙的身份而為人所知。其中一些成為了神秘的沼澤亮光,被稱為鬼火(Will-o-the-Wisp),為迷路的旅行者指引方向。作為一匹丑陋的黑馬出現,愛爾蘭馬形妖怪會摧毀在夏末節到來之際還沒來得及收割的所有莊稼。但古代“小人兒”并不是僅僅是簡單地被大人所消滅。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存在著大量的異血緣繁殖。今天,有許多人聲稱自己擁有“精靈”的祖先血統,而精靈教會(Faerie Tradition)在魔法社區中是很受尊敬的。
許多中世紀的女巫聲稱其知識和教義學說來自于精靈,而神話經常會將女巫和精靈合為一體。精靈和女巫有一個共同的職業,那就是是助產士(幫助母親分娩)?;位蛘卟煌瑢こ5膵雰罕徽J為是暗中被偷換而留下的丑怪小孩——用精靈小孩代替人類的嬰兒。有一種遺傳缺陷叫做威廉姆斯綜合征(Williams Syndrome),于1961年被第一次發現,這一疾病影響了大約2萬名新生兒。擁有這種疾病的人通?!坝袗坌?,關心他人,而且對他人的感受十分敏感。盡管他們智商低,但很多都是優秀的故事講述者,并且擁有音樂天賦,有著極為顯著的音高辨別力。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他們的外表。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相對身材矮小,擁有孩子般的面孔,小而高挺的朝天鼻、橢圓形的耳朵、大嘴巴、嘴唇豐滿,以及小下巴。他們的長相和行為就像傳統中所描述的侏儒。”(羅杰·海菲爾德《哈利波特的科學》第192—193頁)
棕仙是J.K.羅琳書所說的“家養小精靈”。與淺膚色的精靈相反,棕仙全身覆蓋著淺短卷曲的褐色毛發,還有一張布滿皺紋和褐色的臉。他們是溫柔的家養小精靈和守護神,會在夜晚做些小家務活。農場是他們最喜愛的家,他們會常常舉家搬遷。他們會因為一碗奶油,和為他們準備的一些面包而欣喜不已,但對于賄賂的禮物,他們覺得是一種侮辱,甚至會選擇離開。在德國,他們被稱為做家務的小精靈(kobolds),在丹麥被稱為尼斯(nis)。英語中把他們稱為地精(goblins)或者小妖精(hobgoblins),而在法國,他們被稱為格貝林(Gobelin)或精靈(lutins)。
第六節:精靈族仙子和女妖
達納神族,或者希赫族(sidhe,讀作SHEE)是征服代表暗黑力量的佛摩爾巨人族以及他們的幫手菲爾伯克族的神圣種族。這些都是托爾金中土世界中的高大美麗的精靈,在被蓋爾人及羅馬人征服之前是由他們統治著愛爾蘭。在他們的軀體被摧毀以后,他們成為了一種靈體的存在,他們將自己的家安在中空的山丘以及古人的墳墓之中——很像鬼魂一樣在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縈繞不去。
尸妖(wights)是大地的守護 (“保護者”)精靈和監護人。就像托爾金的《護戒使者》中的古墓尸妖(barrow-wights),他們住在古墓和墳堆之中,除此之外還會住在神圣的樹林和瀑布之中。女妖(Bean-Sidhe,讀作BAN—shee)是一種幽靈的祖先或者家養小精靈,他們會非常依戀某個特殊的家庭,以至于他們在家庭中某個成員快要死去的時候會發出令人悲傷的哀嚎。女妖的哭泣聲會讓你的骨髓都跟著打顫!
燧石箭頭(Flint arrowheads)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或者新石器時代,這些標記會經常出現在花園中,特別是在雨后。在凱爾特國家,這些被稱之為“精靈標記(elf-shot)”或“仙子之箭(fairy-arrows)”。據說如果家畜被未知疾病折磨,那便是因為受到這種精靈之箭的傷害所致。伴隨著從西班牙而來的愛爾蘭人的到來,很多的達納神族(Thuatha)乘船跨過大海來到傳說中西方大陸(現在我們稱之為北美)。他們的白色的大輪船(在迦太基[Carthage]建造)使用的是薄皮革的風帆,咸咸的海水噴灑在上面凝結成了鹽晶。因此,這些船只被稱為“水晶船”。這些船只的船頭就像天鵝的腦袋一樣(維京人的船是龍頭船(dragon-prowed))。它們至今仍然牢記在北美東部海濱的土著部落人的心中,直到“真正的白人”乘著“白色大鳥”抵達了它們的海岸。
在公元前50年的6月,愷撒大帝在英吉利海峽遭遇了他們整個船隊,共220艘船。但在此災難降臨的這一天,海面上沒有風,不能推動這些偉大的水晶船航行,而羅馬人的單層甲板大帆船在布魯特斯(Brutus)的命令下劃到了“水晶船“邊,將爪鉤扔進了它們的傳動裝置之中,通過燒殺破壞將這些船只沉入了海底。這場戰斗被詳細記錄在了凱撒的第三本書《高盧戰記》之中。在水晶船遭受破壞之后,在接下來的1542年里(直到哥倫布的出現),再沒有其它的傳播可以橫跨中大西洋,而整個西方大陸,就像精靈一樣,逐漸變成了神話。
這場很大程度被遺忘了的海戰是西方文明史的關鍵。如果那一天能刮一陣風,凱撒和他的軍隊就會被打敗了。而侏儒也會活下來,他們的船只將繼續成為連系歐洲和美洲的紐帶。羅馬帝國將永遠不會出現,也不會征服歐洲、埃及、希臘、英國以及以色列。耶路撒冷和大神殿也不會被毀,猶太人流散就絕不會發生?;浇叹筒粫椴颊麄€帝國乃至整個世界。也就不會存在黑暗時代(Dark Ages),沒有十字軍東征,沒有宗教法庭,沒有燃燒時代(Burning Times)。而魔法世界和世俗世界就永遠不會被分開……
第七節:與精靈來往的原則
——艾比·維諾如特
我從小便和一些傳統的精靈信仰一起長大。我的祖母凱瑟琳·伯克(Catherine Burke)來自于阿倫島(Aran Island),她在伊尼什莫爾島(InishMor)長大。在伊尼什莫爾島上,有關精靈的知識和信仰至今為止依然十分強烈。她教導她的孩子和孫子們如何與精靈和平共處而不會冒犯到他們,她喜歡將他們稱作“小人兒”。如果你不想惹火燒身,那么以下是一些必須遵循的信念和“規則”。
1. 千萬不要用她來稱呼任何一位精靈,千萬不要使用這個單詞來指代任何人。在提及他(她)的時候,一定要稱呼那個人的名字。
2. 千萬不要把你盤中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凈。通常要留些一點最好的、最美味的部分,并將其放置在視線之外一個小時左右。(艾倫·埃弗特·霍普曼說:“我想要把它添加到我正在培訓的美國本土傳統中,如果一片食物或者藥草,抑或是其它很好的東西落在地上,尤其是在儀式進行過程中,那么就讓它呆在那兒,別去動它。它屬于位于那個地方的精靈?!保?/p>
3. 如果在你離開家之后你才想起有什么東西忘拿了,不要返回家取,繼續走你的路。如果你一定要立即返回家中,那么在進入家門前你必須制造一些引人注意的聲音,進入房間以后,脫去鞋子,在椅子上坐上幾分鐘。建議你泡一杯茶,或者吃點什么再坐下,或者做一些室內運動。至少20分鐘后你才能再次離開家。
你之所以要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建立你在這所房子中的“主人”身份,以及你存在于這里的權力。如果你這樣做了,那么小人兒便不會覺得你冒犯了他們。但是如果你出乎意料的突然回來,那么你就褻瀆了這個地方,因為小人兒在你離開后已經聲明這個房間為他們所用。他們不歡迎你,他們甚至覺得你沒有“權利”出現在這里,而且你的出現就是一種嚴重的冒犯。
4. 你應保證在打開的廚房窗戶邊永遠都會有一株健康的植物,而且,你在睡覺的時候也一定要開一扇窗。這些都不容忽視,如果你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會被認為是冒犯了小人兒,而且會被看作是他們在這間房屋中不受歡迎。傲慢的人類不值得感激,而這種因感覺到人類的傲慢態度而生氣的習慣已經在所有的這些習俗中根深蒂固了。
艾倫·埃弗特·霍普曼補充:
我曾有幸幾次聽到精靈唱歌。他們唱的是三部和聲,可見他們非常喜愛音樂。他們也擁有自己古老的歌謠,但是他們仍然崇拜那些為他們吟唱彈奏音樂的人,而且他們可以馬上學會人們所彈奏的曲調,并記住那些歌詞。他們喜歡笑聲和慶典。他們還喜歡吃諸如蜂蜜或者其它的甜食這樣的祭品。
每個人都應該在花園的某個地方為他們設置一個小小的神龕。在神圣的日子里擺上一些貢品,并且告訴精靈那些東西都是為他們準備的,這樣做是非常好的。二分點、二至點,以及四季交替的時候都是好時機。在蘇格蘭傳統中,他們會在二分點和二至點的時候“喬遷新居”,并享受少量的食物。牛奶和蜂蜜是非常容易找到的食物,但是他們也非常喜歡和著黃油一起煮熟的燕麥粥,或者混有黃油的土豆泥,熱氣騰騰。黃油象征著太陽,而且這是他們不能輕易得到的東西。黃油就像一滴金色的大水滴,漂浮在煮熟的燕麥和糊狀的土豆中間。同樣的,在儀式結束以后,人們一定要節省出一點在儀式中使用過的飲料,并將它們放在儀式圈外,作為送給精靈們的禮物。禮物可以放在西邊的窗臺上,或者放在花園中的神龕里。每個花園都應該留出一個沒人走動的地方,以供精靈們使用。如果你能找到一顆傲然獨立的山楂樹,尤其是那種長在小山坡上的,或者靠近水邊的,那就意味著精靈領地的入口就在附近。
文章來源:wuli法師 www.51wake.com http://www.51w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