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吸引力法則和威廉·沃克·阿特金森
威廉·沃克·阿特金森生于馬里蘭州的巴爾迪莫爾,他于20歲那年起開始經商,32歲時被賓夕法尼亞法庭錄用為律師。盡管他的律師職業給他帶來了物質上的富足,然而強大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精力消耗最終令他精疲力竭。
這段時期,阿特金森遭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重創,加上他在財政上的重重危機,他整個人幾近崩潰。于是,他試圖尋求治療。他發現了一本《新思想》期刊,并從中找到了絕佳的療傷方法。
阿特金森康復后不久,便開始在那本期刊《新思想》中發表文章。這本期刊后來更名為《精神科學》。不久,他寫的一篇命名為《精神科學教本》的文章刊登在了這本期刊上。
一年后,阿特金森成為了《新思想》的一個副刊《建議》的副總編輯,完成了他的第一本書《吸引力法則》。之后,他又遇見了《新思想》的知名出版商西德尼·弗勞爾。他們兩個人開始通力合作,阿特金森出任《新思想》的總編輯,在這個位置上,他一直做了5年。
阿特金森在《新思想》上發表了許多作品,這些作品在《新思想》忠實的讀者群,尤其是醫生和律師中廣受歡迎,影響頗大。艾特金森的名氣也被廣泛地流傳開來。
《吸引力法則》是作者的第一本書,更是“吸引力法則”領域的最早著作和文獻,可以說是“吸引力法則”的開山之作。這本書在塑造個人魅力、提高精神影響力、增強思想的力量、集中注意力、培養意志力,以及實用精神科學方面都有發人深省的見解。
在這本“新思想”的經典著作中,阿特金森專注于思想世界的吸引力法則。他指出萬有引力法則和心理吸引力法則之間的相似性。他解釋說,思想振動波就像那些表現為光、熱、磁和電的波一樣真實。不同之處只在于振動波的頻率,這也闡明了思想波通常不能被我們的5種感官感知到的事實。
他說明在光和聲音的波譜中存在一個巨大的波動空間,該空間寬闊得足以包含其他世界。這些空間里的波動將被與它們協調的感覺器官感知到,這是符合邏輯的。更加精細的科學儀器能夠記錄越來越多的這些隱藏著的頻率。
在消極和積極的思想波之間經常有著相互作用——個體的任務就是通過意志的作用來把他們心理的主要振動頻率提高到一個積極的程度上。阿特金森從兩方面討論斷言的目的:首先,建立一個新的心理態度,第二是提高心理波的主要振動頻度。他也提到,在釋放表達和吸收印記之間必須有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狀態。
許多心理的功能被發現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