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掃成功的路障
憂慮是恐懼的產物。如果你把思想中的恐懼都趕盡殺絕,憂慮就會因為缺乏營養的供給而漸漸死去。這有一條古老的建議,但是我們總有必要把它再重復一遍,因為它能教給我們的東西對我們永遠都是大有裨益的。有的人認為如果我們把內心里的恐懼和憂慮都清除了,我們將一事無成。我就曾經在一本很優秀的期刊上看過一篇社論,那篇社論的作者就說如果沒有憂慮,一個人什么都做不好,因為他認為憂慮是讓我們產生興趣和勤奮工作的一種必要的刺激。這純粹都是胡言亂語,不管是誰這么說,他都是在胡說八道!憂慮從來就不可能幫助我們做好任何一件事;相反的,它總是在我們成功的路上阻礙我們的前進。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行動下面所隱藏的動機都是我們的渴望和興趣。如果一個人真心真意地渴望得到一件東西,他自然而然的就會對如何完成它產生巨大的興趣,繼而就會抓住他周圍每一件可能幫助他做好這件事的細節。
更重要的是,他的頭腦開始在潛意識里自動地工作,而它的努力工作能讓我們發掘到很多有價值而且非常重要的想法。渴望和興趣是我們最終獲得成功所必需的因素。憂慮和渴望扯不上任何關系。有一件事是千真萬確的:如果一個人周圍的環境讓他感覺難以忍受,他就會陷入絕望中,而且會失去對自己的信心,他會覺得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然后他就會退而求其次,追求另外一個更簡單同時比較符合他的心意的目標。但是這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渴望——人們會追求和他們現有的不同的東西而當他的渴望足夠強烈的時候,他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這件事當中去,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到那時,他自然能做出改變。但是,導致我們付出努力的并不是焦慮。憂慮只會滿足于絞著它的雙手無助的哀號,“我就是哀嘆的代名詞”,總有一天他會耗盡自己的勇氣,最終,一事無成。渴望表現出來的就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樣子了。如果一個人周圍的環境變得愈加難以忍受,渴望只會變得更加強烈,當有一天他感覺痛徹心扉再也難以忍受的時候,他會說“我受夠了這一切了——我要做出改變”,看看,渴望轉化為行動了。如果一個人一直“想要”改變這種糟透了的情況(這就是一種棒極了的情況),那么所有的興趣和注意力都會被投入到這件他下決心要做的事情當中,這個時候,他就有能力推動事情向前發展。焦慮從來不能給我們提供任何幫助。焦慮是消極和死亡的產物,而渴望和野心是積極和生機的產物。一個人可能會擔心他有一天會死去,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