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情可以獲得和培養,改變和放棄,一切都由你的意愿決定。所以人們也就不應當再有任何借口固守著不利于個人健康發展的思維態度,因為治療方法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我們獲得思維,情緒和行為上的習慣,重復地使用它們。也許我們生來就有某種傾向,也許我們是聽從了別人的建議而有的這種意愿,比如學習身邊的榜樣,從書中得來的建議,聽從老師的教導等等。思維上的習慣是束縛我們的繩索。每次我們放縱自己沉浸在一種不健康的習慣中時,下一次我們重復這種習慣的可能性就又增加了一成。
研究人的思維的科學家們,把你希望持有的想法或態度稱作“積極思維”,不希望持有的叫做“消極思維”。這種叫法是有來由的。
人的意識會自動地根據“主人”的喜好把一類想法看作是“好的”,它會為這些想法清理道路,不設抵抗。這類想法對你的影響遠大于另一類“消極思維”,一種“積極思維”的力量要比好幾種“消極思維”的力量更強大。正因如此,戰勝“消極思維”最好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培養“積極思維”。
“積極思維”是生命力最強的植物,日積月累,它會吸收養分壯大自己,最終將“消極思維”全部驅逐出自己的領地。
當然,一開始你也會遭遇“消極思維”的劇烈反抗,因為這是一場為生存而戰的戰爭。如果“積極思維”得到空間生長和發展,那么他就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滅亡了。結果,它讓它的“主人”越來越不愉快,知道某一刻下定決心把它們從頭腦中趕了出去。大腦細胞不喜歡被束之高閣,它們渴望釋放生命的能量,直到衰竭死去。
最好的途徑就是不要去注意生長在你頭腦中的雜草,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種植、澆灌和照料那些新的欣欣向榮的美麗花朵上。
比如說吧,如果你恨某個人,戰勝這樣的消極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恨的領地上種上愛的種子。存有愛的觀念,并在行動中表現愛,持之以恒。對每個人都盡可能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包容、理解和幫助。也許剛開始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是漸漸地,當愛越來越多,恨也就一點點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了。又如果你總是很悲觀,那就練習微笑吧,并學著去看事物光明的一面。
在你想要說出喪氣話之前的一刻來一個轉折,不說悲觀的一面,而說樂觀的一面。“猶豫惡魔”剛開始肯定會抵抗,但是不要管它——只要全心全意去培養積極和樂觀就夠了。讓“光明、樂觀、快樂”成為你想問題的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