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學
大部分人都傾向于認為情感是不會受到習慣的約束的。我們都認同習慣是從人們的行為方式中獲得的,甚至可以從思維方式中獲得,但是我們卻認為情感是和“感覺”有著密切聯系的,所以情感總是瞬時發生,在某種程度上并不受我們的控制,因此和精神能力無關。實際上,雖然行為與情感這二者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但這二者都是與習慣密切相關的。一個人可以壓制、培養、發展和改變自己的情感,正如同一個人可以用理智和意志力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
因此心理學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重復可以加深情感。”
如果一個人某一次在某一種情境中完全被一種情感攫住,那么在下一次出現這種情境時,他就會很容易陷入同樣的情緒中,周而復始,直到這種特定的情緒變成一種條件反射。如果某種你不希望存在的情緒牢牢地占據了你,你最好盡早嘗試克服這種情緒,至少也要控制它。
想擺脫情緒的控制,最好的時機就是它剛剛出現的時候,因為每次重復都會加深這種情感對你的控制力,你想擺脫它的控制也就變得困難。
你曾經嫉妒過別人嗎?如果有的話,你就應該知道,嫉妒在你不知不覺中到來,陰險地在你耳邊進獻著讒言,你逐漸地屈服于它的淫威,聽從它的蠱惑,你的臉色由于妒忌變得蒼白發綠(這是因為嫉妒的情緒會影響膽汁的分泌,因此血液的成分和顏色也發生了改變,所以臉色變成了綠的)。
你應該記得嫉妒是怎樣地在你心里生長,完全占據了你的心靈,直到你因為恐懼而不得不用理智來克服你的嫉妒心。但是下一次,你會發現你很容易又開始嫉妒,它看起來是恰如其分地出現在了你的面前,讓你沒有任何理由抗拒。你成為了善妒的“紅眼惡魔”的奴隸。
其他的情緒也是一樣的。假如某一次你的情緒屈從于憤怒,你會發現下一次即使在較少的刺激下,你也很容易變得憤怒。某種情緒或行為成了習慣,也就是說只要它得到了鼓勵,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在你的意識中扎根。煩惱就是一種很容易養成的習慣。人們剛開始時是為一些大的事情而煩惱,后來就開始為比較小的事情感到煩惱和焦慮,到最后連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會困擾他們。他們覺得仿佛所有的不幸都會降臨到他們身上。如果出去旅行,他們相信肯定會發生事故;如果接到電報,那肯定是有某個壞消息如果孩子今天表現得很安靜,那么悲觀的母親會認為孩子一定是病了,說不定還有生命危險如果丈夫腦海中思考著一些商業上的事情,看起來很深沉,那妻子就會覺得丈